杨健
从神舟六号升空的那一天起,数以亿计的人们就开始举目苍穹,遥望太空,心系飞船远航,关注载人航天。大家为火箭腾空的奇伟壮观欢呼,为勇士飞天的神武英姿喝彩。
神舟飞船划过太空的优美轨迹,全世界都看见了。航天员们走出船舱的灿烂笑容,全世界都看见了。但还有很多东西,人们看不见。
9米来长的飞船内部机关密布,仅大大小小的各式发动机,就装了56台;几百吨重的火箭中线路纵横,零部件竟达十几万个。这个复杂的系统是怎样组装而成?我们很难看见。
比零部件更多的,是站在它们后面的、为载人航天工程服务的幕后英雄。十多年来,100多个科研院所、基地、高校和工厂直接承担了研制、建设和试验任务,3000多家单位的数十万人承担了工程协作配套和支援、保障任务。这支庞大的队伍靠什么运转自如?我们很难看见。
载人航天,要求万无一失。要达到这样的成功率,数以十万计的零部件,每个零件的故障率必须小于十亿分之一。这样的质量和精度究竟该如何保障?我们很难看见。
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往东北走出去近10公里,便是东风革命烈士陵园。陵园里长眠着600多位为中国航天事业英勇捐躯的英雄,从元帅到士兵。
导弹兵李再林是渴死的。他在执行导弹残骸搜索任务时,永远倒在了茫茫大漠里。他的身后,有一条几百米长的爬行轨迹,他的头向着导弹的落点。21岁的李再林只见过导弹残骸,却未曾有机会目睹它壮阔的升空。
胡文全,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第一位高工。在他积劳成疾逝世后,同事们在他的办公室里,找到的只有300多万字的课题研究资料和计算数据,没有遗嘱,没有存款,有的只是档案上的一串数字:4项科技成果奖,15次嘉奖,5次立功。
如今,这些曾经惊天动地的壮士静静地长眠在这里,他们那血与火映衬的忠魂,我们可曾看见?
离妻别子,隐居山野,加班加点,夜以继日,只求奉献,不问回报……在共和国航天事业的历史画卷上,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情节近乎雷同的故事,甚至认为它们的千篇一律,也许将弱化其在文学上的价值。但在这些故事的主人公眼里,航天不是文学,而是科学。奉献不是职业,而是事业。观众可以疲倦,但他们自己,永远也不能停歇。
在某航天基地的养殖场,记者曾采访过两名年轻的士兵。他们从江南水乡应征入伍,来到这里,从事着与“飞天”相差甚远的工作。长期的封闭环境,让他们有些沉默寡言。然而说到火箭,说到卫星,说到飞船,他们的眼睛豁然亮了起来:“载人航天,也有我们一份!”那一刻,两张年轻脸庞上的生动和光彩,相信每个人都能看见。
是的,我们看见了。透过历史的风烟,我们看见,半个世纪前,一大批科技精英从海内外聚集起来,团结在新中国的旗帜下,终于成就了“两弹一星”的旷古伟业;我们看见,上个世纪90年代初,党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高瞻远瞩,着眼未来,果断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,将我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;我们看见,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智慧,我国航天科技和航天工业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和失败的挑战,迎来了辉煌的胜利;我们看见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火热的集体,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,在实践的磨练中迅速成才,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后继有人,前景光明。
人民将铭记这一切,历史将铭刻这一切!
(原载于《人民日报》2005年10月18日第五版)